近日,国内疫情渐缓,全国各地中小学逐渐开始复课,自然少不了要上体育课,许多人也因为锻炼的需要走出家门运动健身。此时戴口罩运动成为了许多人的常态。同时,网络上的学生跑步猝死与戴口罩有关、戴口罩运动可能会致使心肌损伤、剧烈运动不能戴口罩……各种传言也让人感到疑惑和害怕。
针对不同人群不同运动情况下口罩的佩戴方法,我们采访到了澳门沙金在线平台校医院院长宋慧芳、运动医学与康复学院教授王艳、中国运动与健康研究院教授宋亚锋。一起来看看“你的口罩究竟戴对了吗?”
1.运动时可以不戴口罩吗?
不同环境,不同做法
现在的情况下,运动时戴不戴口罩还是需要通过场所的不同而进行选择。在空旷的室外,通风条件良好,可以适时摘掉口罩进行运动。但是如果在室外人群密集的地方,还是要戴好口罩做好防护。
不同运动人群,不同选择
根据宋慧芳院长建议,普通人在运动时选择一般的医用口罩就可以起到防护作用,不必使用n95口罩。
王艳教授特别指出,如果是某些具有特殊需求的人群,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佩戴口罩。运动需求较大的群体,如专业的运动员、体育生等,在人口较少、相对隔离的环境下进行锻炼,比如说在田径场,这种情况下无需佩戴口罩。如果能够在户外运动,建议寻找一些没有人且空气质量较好的地方,自己独自运动。
不同运动,不同选择
宋慧芳院长建议,现阶段还是选择快走、慢跑等较低强度的运动,低强度简单的判断方法就是在运动时是否还能保持轻松交流。
以下运动,危险指数高,不建议参与
王艳教授强调不建议学生进行像篮球、足球这种身体会有接触的运动,如果身体接触距离太近,很容易接触到说话的飞沫,还是不安全的。与此同时,戴上口罩又会影响到运动能力的发挥。
“在疫情期间,篮球、足球这一类有身体接触性的运动项目最好不要进行,学生自行组织的比赛更是容易增加感染概率。至于隔网的运动项目,在户外或者是在室内人少的场所,没有太大问题。”
出汗对口罩使用有影响,及时更换对健康负责
王艳教授强调,随着运动强度、运动时间的增长,口罩会由于呼气呼出的水分变得比较潮湿,反而失去了防护的功能。再加上运动强度较大,运动时间较长,人的氧气利用率也会下降,供氧能力下降,二氧化碳又呼不出去,这样就更容易发生呼吸性酸中毒,所以这个时候,原则上运动最好选择较为空旷无需戴口罩的户外场所。
与此同时,一次性口罩的使用时效可能随着运动时长的增加而受到影响。宋亚锋教授告诉我们,口罩的熔喷层都是一次性的,进行户外大强度运动之后,应该及时更换口罩。除去新型冠状病毒的原因,天气热出汗发潮,细菌会附着在口罩上,这对个人也是一种危害。
2.你真的选对口罩了吗?
小学生体育课戴n95口罩被专家紧急劝导的新闻这两天常见于各大新闻中。对于儿童如何选择口罩,北体的专家老师给了我们更为细致的分析和真诚的建议。
关于n95
对于n95口罩,王艳、宋亚锋、宋慧芳三位专家都给出了相对一致的说法。n95口罩属于防护级别较高的口罩,它的防护功能比较好,所以会明显地增加气道的阻力。人在吸气和呼气时,气道阻力增加,就会感觉呼吸吃力。时间长了以后氧的摄入不足,二氧化碳的排出不通畅,这样佩戴口罩时间稍微长一些就会导致脑部的缺氧。而且n95设计之初就是医护级别,并不适用于日常的运动生活。
关于儿童
王艳教授指出,对于儿童而言,脑部一旦缺氧了以后就会感觉到头晕、头疼,身体缺氧也会出现胸闷心慌、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反应可能会比较迟钝,甚至神智恍惚,这就有可能影响到小学生的听课效果。
对于中小学生运动时口罩的选择,宋亚锋教授表示,在运动过程中,随着运动强度增加,呼吸量也在增加。除有特殊需要,在正常情况下,尤其是天热的状态下,建议中小学生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这种口罩较薄,透气性较强,散热效果较好。
不同年龄群体,不同选择
(表格根据临床专家王艳教授的回答整理)
通过以上的专家解答可知,其实对于普通人群来说,普通的一次性医用口罩足够满足疫情下的生活与运动需求,戴防护级别过高的口罩,反而会有造成损伤的风险。
宋慧芳院长指出,虽然目前的疫情形势越来越好,但是儿童和老年人群体免疫力较低,为了最大程度地规避感染风险,还是应该佩戴口罩。但是,他们的心肺功能相对薄弱,如果需要进行运动的话,在必须佩戴口罩的基础上,建议进行低强度的运动,不要从事中等强度以上的运动。
3.特殊季节如何防护?
现在正处于春夏之交的季节,户外花粉、飞絮随处可见,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人们的呼吸道健康。王艳教授提示,在这种环境下,室外运动不戴口罩也可能会引发一些问题,因此还是建议普通人在室外运动时,选择佩戴透气性较强的一次性医用口罩,并且运动强度不宜过大。
如果是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人群,则不建议戴口罩,此时选择通风性较好的室内场所进行运动较为适宜。此类人群去户外本身就对这些花粉有过敏反应,有的甚至会引发哮喘,在这个时候无论是戴上口罩还是不戴口罩,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患有老年性的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老年人,也不建议戴口罩,因为他们本身呼吸就比较费力,运动就更加费力,这个时候要是再戴口罩,就是雪上加霜。患有阻塞性肺部疾病的老年人本身气道就有问题,如果运动负荷加重,就会造成呼吸困难。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如果儿童和青壮年人群在这个季节患有支气管哮喘,对于过敏性的支气管哮喘,戴上口罩也会加重病情。
疫情时期的黑科技——智能口罩
新冠肺炎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科学防护措施融入日常生活。澳门沙金在线平台科研团队研制的一款智能口罩,可以根据不同年龄阶段人群、不同运动强度、不同运动场合,选择口罩及佩戴方式,在满足防疫的同时,还可以提高机体心肺功能,增加心肺储备能力,达到科学佩戴口罩和健康监测的目标。
澳门沙金在线平台宋亚锋教授为我们介绍了他们团队研究的智能口罩。
智能口罩:是澳门沙金在线平台心肺康复中心依据科学防控需求,联合北体、北航、电子科大等专家学者组成的研究团队,针对当下疫情和未来健康需求研发的智能口罩项目。
(智能口罩结构示意图)
智能口罩主要功能:
①有效评估呼吸肌的运动强度,呼吸肌的运动强度和耐力是提高肺功能康复的关键,通过口罩内的传感器可以有效的测量到吸气、呼气运动过程中呼吸肌的实时参数,为新冠肺炎康复患者、慢性心肺疾病等人群康复训练计划的制定提供依据。
②呼吸功能参数的可视化、实时性和准确性,口罩内的气流传感器,通过一系列的算法测量到肺通气机能指标,有效地评估呼吸系统的健康状态。
③降低病毒传染能力,病毒传染的能力取决于周围环境,温度和湿度与病毒传染能力呈负相关关系,口罩的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控到口罩内局部环境参数,最大程度的降低病毒存活及传播效率。
④风险控制和报警系统,口罩内的传感器可以实时评估呼吸过程中参数,一旦出现异常,可启动报警系统,确保康复运动过程中的安全性。
智能口罩的黑科技:
①传感器:实时,可视化地描述出用户的呼吸参数,比如呼吸率、通气量、每分通气量。以此来评定呼吸健康水平并给出建议。
②阻抗可变:通过调节阻抗来适用于用户不同时期的不同需求
③云与大数据:将实时数据传输到云进行处理,经专业人士及专家分析解读后反馈。
(人工智能口罩健康管理模式图)
④报警系统:当在训练过程当中出现呼吸异常情况,报警系统将及时发出警报或自动拨打紧急电话。
智能口罩已经申请专利,相信不久的将来就会面世,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文字:新闻与传播学院2018级姜泽晨、王莘莘;监制校对:薛文婷、钟海;编辑: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