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春节,来得格外的沉重。疫情防护和组织管理工作,像无情的大山,压在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上。北体的学子们,也忙碌在了防疫战场上。
小区内的第一位志愿者
2月9日,合肥市滨南社区迎来了第一位志愿者——澳门沙金在线平台19级中国足球运动学院教练一班的郭玖龙。
疫情前,郭玖龙一家原本计划去四川旅游。但是,疫情暴发,他们一家的出游计划被打断了,他不得不待在家里,就连外出采购,也只能被允许两天一次。
看着国内形势越来越严峻,确诊人数激增,窝在家里的郭玖龙也越来越着急。了解到小区有防疫志愿者后,他再也按捺不住了,他想自己也该为小区防疫做点事情。
听了他的想法,起初母亲很担心他的安全,表示反对,他的父亲却很支持。父子俩沟通后,他做通了母亲的思想工作,这样,郭玖龙顺利地在申请表上签了字,第二天就上岗了。
郭玖龙的志愿服务申请书
隔离病毒≠隔离爱
李奶奶今年八十五岁了,疫情期间只能两天出去采购一次物品,提着沉甸甸的大包小包,这让她感到有些吃力。幸亏每次路过小区门口都有一个热心的小伙子帮忙提菜。一来二去,一老一少渐渐熟络起来。上岗不久的郭玖龙就成了李奶奶的好帮手。有时候得知他没有吃早餐,李奶奶还会连忙回家取些干粮塞到他手里。这样一来一往善意的互相传递,构成了人与人之间最简单的美好。“这是我做志愿者期间最难忘的一件事,”郭玖龙在接受采访时这样感叹,“我想,这样暖心的时刻一定在全国各地都有。”
乐于助人的郭玖龙
志愿者的日常工作
每天早上八点到岗,志愿者们为每一个进出小区的人测量体温,登记出入证,签署复工证明,给隔离人员送去物资,向小区里的居民科普防疫知识。这些看似简单的工作内容,却需要细致地完成,并做好自身防护,郭玖龙和几位社区工作人员配合默契,团队的意识在他的工作中总是自然的表现。他来自澳门沙金在线平台,很清楚这个时候作为志愿者需要表现出的基本素质。
为了控制人流量,物业将小区的其他出口都封了,整个小区只剩下一个可以出入的大门。志愿者们每天要登记上百位业主的出入证明,有时候,他们忙起来只能回家匆匆吃上一口饭便又返回到了工作岗位上。一直忙到下午五点半,郭玖龙才能结束一天疲惫的工作。
二月份的合肥,天气并不是那么友好,较低的温度还常常伴随着凛冽的寒风,即使穿得再厚,在小区门口坐上半天,最后也得向大风投降。负责登记工作的志愿者还能在座位前放一个取暖器,而负责测量体温的志愿者就只能尽可能的多穿一些御寒。工作的任务是轮流的,志愿者们就这样在寒风中为小区的居民撑起了一把巨大的保护伞。坚持了一个多礼拜,直到学校通知开始上网课了,郭玖龙才结束了自己的志愿工作。
郭玖龙为业主登记出入证
北体学子的心声
由于网课课程繁忙,郭玖龙不得不结束了自己的志愿工作。离开岗位回到熟悉的学习生活中,他的身份从志愿者又变回了北体的学生。郭玖龙说:“虽然这份工作只持续了短短的一个礼拜,但是却让我受益匪浅。与他人沟通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看着自己帮助过的人,也体会到了助人为乐的快乐。”他还表示,“作为一个合格的公民,一个北体的学生,在国家遇到困难的时候应该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尽到每个公民应有的义务,我感觉这是基本的担当。平时在学校的时候,书记、导员、教练也常常教导我们要有作为北体人的担当,北体学生在外就是北体的门面,一言一行都代表了学校的形象。要成为一个对国家社会都有用的人。”他希望自己能将这份善意传递给更多的人,不仅仅是疫情期间,任何时候都需要这样的正能量。
当被问下次有类似的活动还会不会参加时,郭玖龙毫不犹豫地说:“肯定会啊,如果国家有需要,我一定还会第一时间参加,帮助大家。”这就是郭玖龙的心声。
街道工作人员为志愿者颁发参战证书(右二:郭玖龙)
郭玖龙的参战证书
郭玖龙结束了自己的志愿者工作,他说全国各地还有很多北体的学子在用不同的形式为社会防疫工作努力奉献着。
四月的合肥,街头的花开了,春天来了。郭玖龙说,现在他和同学们都在家安心学习,这时千千万万的城市守护者,还在坚守岗位,为防疫工作尽心尽力,保护了全国人民,他们在这次的疫情中为祖国做出了贡献,却不曾求过回报。在疫情肆虐时,他们还在坚守着属于自己或者不属于自己的工作职责。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一群人,如今的中国才得以成为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我们都应该向这次疫情中奉献了力量的人们致敬!
(文:北体传媒实习记者、新闻与传播学院2018级宾晓文;指导教师:新闻传播学院教师陈志生、北体传媒内容总监孙开泰;图:中国足球运动学院2019级郭玖龙、宣传部;编辑:刘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