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各级领导高度重视 各职能部门通力协作
我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一把手工程”,成立了以杨桦校长为组长的2004年毕业生就业领导小组,各学院也分别成立了以“一把手”为组长的毕业生就业领导小组。学生处多次召开各学部院就业领导小组工作会,共同商讨应对当前形势的方法和措施。校务会专门听取毕业生就业工作汇报并研究工作。学校各职能部门明确责任、协调一致、齐抓共管,努力形成领导重视、师生关心、全校上下一盘棋的良好工作局面,以提高就业率为导向,积极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
加强就业指导服务力度 努力创造良好就业环境
就业指导中心2004年毕业生就业工作早已全面展开。结合我校毕业生具体特点,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狠抓落实:
1、研究政策制定措施。全面总结近年来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分析今年毕业生就业形势和政策,适应新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迫切需要,积极探索,制定了体现就业工作宏观政策与具体规定的《就业工作意见》和《实施细则》两个文件,进一步落实就业政策的相关实施细则,加强对就业工作的政策引和保证导。
2、完善工作体制实行目标管理。进一步完善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体制,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目标责任制及具体岗位考核制度,努力在全校营造“全员化”参与就业工作的良好氛围,真正将毕业生工作纳入全校工作的重要日程中,将毕业生就业工作落实到位。
3、抓好信息搜集和推荐环节。学校着重在收集就业信息、做好就业推荐等方面下功夫,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主动与用人单位沟通联系,加大力度,积极为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的就业条件。
4、加强就业宣传和指导服务工作。就业指导形式上注重多样化,指导内容上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采取课堂指导与日常咨询、集体辅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形式以及邀请有关专家、校友开办就业讲座举办报告会等形式,针对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重点进行就业形势政策、择业方法、就业心理方面的指导。同时编辑《就业指导报》,网上设置就业指导板块,宣传橱窗公布就业供求信息,定期公布各专业动态就业。针对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的从众心理,选择分配志愿的盲目性现象,各学院加强毕业生就业前的思想引导,加大对毕业生就业分配政策、就业观念的宣传力度,规范毕业生的就业行为;积极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工作,与校团委积极配合认真组织落实团中央、教育部组织实施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在我校2004届毕业生中做好志愿者招募工作。
5、搭建网络信息平台,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务。重点建设好《澳门沙金在线平台就业信息管理系统》,建立毕业生信息库和用人单位信息库,建立和完善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站,并与校园网、北京市就业网站和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链接,实现资源共享。通过该系统实现应届毕业生资料查询、往届毕业生就业去向查询、用人单位资料和需求信息查询、就业政策、文件和招聘信息查询等,在用人单位与学生之间搭建一个信息平台,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创造“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公平竞争机会。
毕业生就业工作已成为影响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全校教职员工要切实关心毕业生就业工作,形成全员化氛围,增强责任感,全力做好今年毕业生就业工作。
(就业指导中心 赵冰)